【文件解读】:
《高安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出台《实施方案》的背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和改进全市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实施方案》的起草
根据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22〕22号)和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宜春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字〔2023〕23号)等文件精神,教体部门多次召开了座谈会,形成《实施方案》,并于2023年5月19日发至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编办、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40个部门书面征求意见,经修编完善,最终形成上会送审稿。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了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
到2025年底,构建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全面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基本达标。
(二)明晰了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
1.落实学校责任方面:
一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是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市各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和课表,确保每两周不少于1 课时。
三是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
四是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建立心理委员(吹哨人)—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服务站四级危机干预体系。
2.落实家庭教育责任方面:
一是发挥家长主体作用。鼓励和倡导家长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学校组织的家校互动活动,每月至少主动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电话沟通1次,每周带领孩子参加1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场所推动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开设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等课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特点和规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是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3.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方面:
一是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 2025 年,县级以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全面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鼓励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行动。引导专家学者、医务人员、先进模范、具备相关资质的社会工作者、心理专业大学生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团队,定期为学生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志愿服务。加大12355、966525、4009 151095等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宣传力度。
三是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4.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市教体局)发挥协调联络作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联席会议制度,同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场)建立信息联通共享和联动协作机制。相关部门、机构承担各自相应职责。
二是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科协、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珍爱生命教育、法纪教育、挫折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
解读人:郜军 联系电话:0795-529459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