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各乡镇(街道、垦殖场)

大城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大城接续奋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镇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田园城市、醉美大城”为建设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党的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任务为抓手,重精准、补短板,团结协作、同心协力,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工作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经济建设持续发力,经济实力不断强劲。

2022年我镇完成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9万元,同比上升13.4%,全市乡镇排名第11位,同比提升9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5%;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6%;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企业研发费用投入1600万元。

(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2022年全镇共计新签约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2亿元的昌建重工二期和投资3.6亿元的兴建食品加工项目,上报签约资金近5.6亿元。近期拟签约项目2个,分别是与市数字经济组团一起引进的投资9.3亿元的兴建悠络客总部基地项目和与田南镇合作引进投资2亿元的兴建高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拟签约项目资金达11.3亿元。投资1.5亿元的昌建重工一期顺利建成投产。我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断创新服务项目的新模式,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在大城发展壮大。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11月,我镇顺利接受全省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检查,全面开展进村入户工作,做好动态监测,不断提升脱贫绩效,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确保全镇脱贫户、监测对象收入持续稳步发展。2022年,全镇共有脱贫户、监测户262户715人,其中脱贫户251户675人、监测户13户49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6户2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7人,脱贫不稳定户2户9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金田村共有脱贫户40户119人,“十四五”县级重点村2个(邓龙村、赤土村)。

产业项目落实落地。全镇今年上半年享受农业特色产业帮扶以奖代补的建档立卡脱贫户51户,发放奖补资金9.564万元。下半年农业特色产业帮扶以奖代补工作正在申报中。2022年全镇共申报乡村振兴衔接项目4个财政衔接资金271万元。其中产业项目3个,金田村申请财政衔接资金200万元收购成熟油茶林基地300余亩,年平均收益达12万以上;邓龙村申报财政衔接15万元用于特色水产养殖,年平均收益1万元以上;赤土村申报财政衔接资金30万元,入股高安市洪发农民合作社,用于粮食烘干和贮藏等,年收益3万元以上,有利于增加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积极开展全镇目前脱贫劳动力就业339人,其中公益性岗位49人,企事业务工160人,农业产业17人,灵活就业93人,自主创业24人。“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补助政策落实,2022年春季雨露计划申报29人,秋季雨露计划申报28人。2022年春季全镇教育帮扶涉及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子女138人,其中本地就读98人,异地就学40人,发放教育补贴4.8万元,对异地就读学生全部发放公函。2022年秋季全镇教育帮扶涉及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子女126人,其中本地就读82人,异地就学44人,异地就读学生全部发放公函。

村集体经济显著提升。我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建立村级集体经济“1+N+1”工作机制,以党建“三化”建设为标准,加强组织阵地建设,盘活固定资产,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促进产业项目发挥长效作用。并持续跟进高安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邓龙村、赤土村,及“十三五”省贫困村金田村等各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群策群力找准突破口,探索金田村“合作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模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青洲、赤土、古楼、邓龙、高溪等村集体自营或者入股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22年全镇村集体农业发展项目达60余万元,生产经营类收入达30万元,租赁费达32.6万元。

(四)民生福祉积极改善,群众获得感得到提升。

一是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今年以来,我省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镇党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持续做好外来风险人员和货运司机的排查管控,规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39轮,不定期督查重点场所防疫政策落实情况30余次,及时完善防控漏洞,全镇上下两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上下齐心,形成上下联动、兵多将广的抗疫“铁军”,守住了高安东大门。二是加大了教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已立项投资80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9月7日,大城镇第38届教师节表彰大会在巴夫洛会议厅举办,隆重表彰了一批教育工作综合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三是坚决落实了民生保障。着力做好了585户990人农村低保户,65户107人城镇低保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镇新农合参保人数达14943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7%。四是蓝城拆迁安置顺利开展了分房工作。6月25日在大城中心小学完成357户蓝城桃花源拆迁安置房桃源新村抽签分房交房工作,解决了百姓多年的拆迁安置问题。五是乡镇公路建设不断完善。投资1120万元建设的八角亭--赤土段县道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已基本竣工,进入扫尾阶段,投资200多万元对全镇公路安装了安全防护设施。六是水利设施维修不断完善。进行了4大灌区清淤,开展了水毁修复、山塘除险加固、小型水库和堤防维修养护。针对百年罕见旱情,我镇迅速采取抗旱保水措施,统筹调度4座小(一)型水库,22座小(二)型水库,购买安装26台抽水机,确保人居饮水安全、秋粮丰产丰收。

(五)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社会公共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抓紧抓实安全隐患排查。围绕“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保平安”主题,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为抓手,我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内的企业、商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达192次,排查出隐患50余条,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实现全镇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全镇上下组织210余人参与日常道路交通引导,悬挂宣传标语42条,发放至广大村民的一封信5000余份,劝导违规驾驶人员512例,排查并处理完成道路安全隐患6处。二是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对信访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五包一”措施,定期召开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会,研究防范化解应对处置工作举措。上级交办的5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今年我镇有效信访量9件,较去年下降65.38%,赴省信访1人,赴京信访人数为0,赴省、赴京上访量断崖式下跌,并荣获了“2022年度宜春市党的二十大维稳信访安保先进单位”称号。三是大力推进平安建设排查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8件,进行了《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开展了反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全面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各项安全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共计发放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宣传单180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26块,开展了4轮大走访,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场。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全年在中央、省级、宜春市级和本级媒体上稿325篇,其中部分事迹得到《人民日报》和央视CCTV2套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也从思想上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六)改造城乡环境面貌,醉美大城进一步体现。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22年投入投资460万元对集镇农民街进行道路扩宽翻修,解决了道路拥堵坑洼的问题。二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投入85万元,各村进一步加大了人居环境的投入和整治力度,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是生态文明常抓不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河长制责任,2022年组织开展锦河沿线水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河边垃圾清运和水葫芦清理行动;严格落实林长制,充分发挥林长作用;加大了松材线虫病防控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力度。

另外,人武、双拥、民族、宗教、工青妇、老龄、关工等工作扎实开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欣慰。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基层各条战线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镇人民,向长期以来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大城发展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镇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还很多,主要表现在:发展步伐仍需加快,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够,投资拉动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农业大而不强,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程度较低;工业企业产业链不完善,规模较小,附加值偏低,对全镇经济发展和带动作用较弱;文旅产业发展缓慢,干部作风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创新突破、担当实干,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承上启下之年,抓好2023年的工作,对于我镇实现全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宜春市党代会精神,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田园城市、醉美大城”为目标,依托南昌大都市圈区位优势,团结带领全镇3万人民,作示范,勇争先,抓落实,为争得百强更好位次、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23 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5%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5%左右、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3%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后劲。

一要突出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大城在外知名人士的作用,以商招商、以亲招商、品牌招商,力促现有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新突破。二要做强龙头企业。突出项目建设,服务好现有的几大项目,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就业招工、行政审批、工业用地等方面的难题。三要做优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一流的“爱商、亲商、惠商”环境,激发辖区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辖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社会治理,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要加快构建治理格局。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引导群众自治;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努力化解初信初访和历史积案。二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防微杜渐,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完善各类突发灾害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三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领域,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应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推进乡村振兴助推融合发展。

一要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新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基础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人才培养,实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人才效应。着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道路交通、产业路建设,为农村产业发展打造基础条件。三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接乡村振兴项目,借助村投公司运作,力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强化生态建设,美化大城蓝图。

一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乡风,打造美丽宜居环境,自觉清理好房前屋后卫生,自觉加入爱护环境大队伍之中。二要加强集镇卫生管理。着力加强集镇秩序管理,进一步落实对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摆摊设点等行为实行常态管理、长效管理,有效地遏制街面脏、乱、差现象。三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包括路域环境、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的整治,加大对辖区内“散、乱、污”企业排查处理力度。

(五)切实做好民生,优化社会发展。

一要完成大城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建设,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二要进行集镇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完善集镇服务功能,加强基础配套。三要强化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小型水库退养项目落地,进行水利工程整修,提高消防能力。四要开展桥梁建设。对杨村城下石拱桥甲、赤土岗石拱桥、长江上枧桐桥、京岗付村桥进行翻新改建,确保通行安全。五要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等等。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