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唱响品牌、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做实民生”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朝着“率先全面小康,冲刺全省十强”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转型升级、聚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7%。其中:一产41.83亿元,增长1.3%;二产102.13亿元,增长9.3%;三产91.95亿元,增长12.1%。人均GDP达到28326元,增长12.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44.8:35.6优化调整为17.7:43.3:39.0,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在GDP增速中,一产拉动0.26个百分点,二产拉动4.25个百分点,三产拉动4.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5%、48.63%和48.42%,二产、三产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1.85亿元,增长10.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4.4%,占比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量质齐升。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0.14亿元,增长10.32%。实现增长的乡镇12个、下降11个、过亿5个,其中八景镇实现2.12亿元。税收收入35.39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8.18%,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较好。主要行业纳税情况:建陶行业税收4.01亿元,增长12.25%;房地产行业税收8.33亿元,增长53.74%;金融保险行业入库税款2.17亿元,增长34.72%;机械工业入库税收1.84亿元,增长13.85%;交通运输业税收5.58亿元,增长14.17%。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建筑业税收2.5亿元,比上年3.95亿元下降36.7%。
人口增长处在合理区间。2017年年末户籍总人口874401人,比上年减少1709人,总户数308076户,男性467755人,女性406646人,男女比例为115:100。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834550人,比上年增加3379人,其中城镇人口403505人,乡村人口431045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8.35%。据高安市卫计委统计,人口出生率14.02‰,死亡率5.49‰,自然增长率8.53‰,比上年提高0.67个千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31869万元,下降1.71%。完成农业增加值428768万元,增长3.37%。全年实现农产品商品产值510840万元,商品率达到69.79%。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61.67万亩,下降3.02%,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46.83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75.01万吨,下降0.01%,其中稻谷产量70.6万吨,下降0.12%;豆类产量14582吨,增长2.27%;薯类产量28784吨,增长1.61%。
全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3.79万亩,下降7.66%;总产量5.60万吨,下降2.45%。其中花生播种面积17.50万亩,下降6.24%;总产量3.14万吨,下降7.45%。棉花种植面积9.40万亩,下降0.85%;总产量0.89万吨,增加1.12%。蔬菜种植面积19.31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总产量30.68万吨,增长0.01%。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2.74万吨,下降18.25%,其中猪肉产量10.49万吨,下降20.39%。全年生猪存栏51.13万头,下降36.94%;牛存栏19.81万头,下降9.05%。生猪出栏123.39万头,下降25.66%;牛出栏12.07万头,下降7.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企稳回暖,稳中有进。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9.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受环保、安全生产趋严因素影响。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各月累计增速
支柱产业运行态势良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32.46亿元,增长13.41%。分行业看:陶瓷行业完成产值3050545万元,增长30.74%;机电行业完成产值612185万元,增长16.33%;化工行业完成产值437011万元,下降4.94%;光电行业完成产值361547万元,增长44.97%;食品行业完成产值633562万元,增长18.24%;水泥行业完成产值210244万元,增长0.51%。纺织行业完成产值625854万元,增长36.48%。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 |||
名 称 | 计量单位 | 累计 | 累计增长% |
饲料 | 万吨 | 97.83 | 29.2 |
乳制品 | 吨 | 1065.0 | -8.6 |
食品添加剂 | 吨 | 14720.1 | 9.99 |
纱 | 万吨 | 21.17 | 42.2 |
布 | 万米 | 925.8 | 294 |
蚕丝被 | 万条 | 99 | 14.3 |
轻革 | 万平方米 | 1116.4 | -16.1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7489.5 | 9.2 |
纸制品 | 吨 | 50050.0 | 129.3 |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 吨 | 6865.2 | 1.0 |
化学试剂 | 吨 | 632237.9 | 1.4 |
中成药 | 吨 | 2710.7 | -93.1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346.6 | 2.4 |
水泥 | 万吨 | 427.3 | -1.6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29.59 | -38.63 |
瓷砖 | 万平方米 | 127106.0 | 26.71 |
金属切削工具 | 万件 | 44.2 | 253.6 |
齿轮 | 吨 | 32373.5 | 139.5 |
挖掘、铲土运输机械 | 台 | 2696.0 | 17.32 |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 千瓦 | 102767.0 | -20.5 |
锂离子电池 | 万只 | 3296.3 | -35.6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万套(台个) | 1081.7 | 50.5 |
发光二极管(LED管) | 万只 | 34962.0 | 307.0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平方米 | 3344.3 | 7.1 |
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201763万元,增长13.36%;营业税金及附加22567万元,增长19.66%;利润总额449930万元,增长15.49%;利税总额621982万元,增长13.04%。工业产品产销率97.1%。工业用电量34.68亿千瓦时,增长5.25%。
建筑业保持平稳增长。三级及以上建筑业网报企业25家,新增网报企业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8.85亿元,增长15.4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7.22亿元,增长8.04%;安装工程产值5.31亿元,增长21.72%;其他产值6.32亿元,增长117.55%。房屋竣工面积1405442平方米,增长21.62%。竣工房屋价值15.78亿元,增长34.14%。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517万元,增长14.9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为经济增长添后劲、增动力。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2781万元,增长14.9%。其中,工业投资1457007万元,增长16.2%,房地产投资385315万元,增长40.7%。按投资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810万元,下降7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57007万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92964万元,增长1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完成204777万元,下降56%;非国有投资完成2458004万元,增长32.7%,增幅比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2.31%,占比比上年提高12.3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跃、增长势头强劲。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227.9万平方米,增长19.8%,其中住宅164.3万平方米,增长105%。本年新开工面积37.4万平方米,下降0.8%,其中住宅33.3万平方米,下降9.0%。销售面积139.1万平方米,增长54.4%,其中住宅122.6万平方米,增长66.82%。销售额64.2亿元,增长63.8%,其中住宅销售额55.7亿元,增长81.4%。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943万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6321万元,增长28.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08966万元,增长36.6%。农村消费市场好于城镇。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零售额664969万元,增长12.1%,其中城区完成381580万元,增长13.3%;乡村完成179974万元,增长13.5%,增幅比城镇高1.4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12224万元,增长15.3%;商品零售总额732719万元,增长12.0%。
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年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有55家,新增11家。企业资产总计达到595759万元,增长13.1%。平均用工人数6723人,增长8.1% ,实现营业收入300901万元,增长25.5%。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88098万元,增长26.2%。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营业收入9165万元,下降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67万元,增长24.3%;实现利润总额11722万元,增长27.3%。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利润总额10638万元,增长31.5%。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利润总额881万元,下降1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42万元,增长13.6%;上缴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合计16113万元,增长23.0%。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缴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合计16047万元,增长22.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上缴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合计36万元,增长204.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上缴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合计25万元,增长259.4%。
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签约内资项目4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亿元以上项目24个,累计签约资金341.47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8.3亿元,全市共引进外资8166万美元。外贸出口为15429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
全市有38083辆汽车,增长12.21%,其中客车259辆,货车37284辆,大型载货汽车20177辆,机动车驾驶员30859人,公路通车里程2940公里。全年全市公路汽车客运量973万人次,增长0.12%,客运周转量38749万人公里,增长1.51%,公路货运量21048万吨,增长81.67%,货物周转量167*1859万吨公里,增长82.9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967万元,增长27.69%。电信业务总收入9416万元,增长4.30%。数据业务用户91728户,增长22.7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69785户,其中住宅用户10273户,单位用户59512户。移动电话合计579224户,其中移动用户445645户,电信用户96956户,联通用户36623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411.38万人次,增长23.9%,实现旅游收入35.37亿元,增长31%。巴夫洛现代农业综合体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配送和乡村休闲旅游完美结合,深受广大游客欢迎。游客接待水平全面提升。拥有瑞雪、惠恩、锦鹰、凤凰湖、泊涛菲诺、希尔顿、假日、绿博等星级高档酒店,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贾家古村、华林山风景区、百峰岭园艺小镇、邓志平园林旅游项目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游步道、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设正紧张进行中。加大对外宣传,打造高安旅游品牌。利用“5·19”中国旅游日,在宜春市温汤镇成功举办了高安市旅游资源和线路的宣传推介会,发放《高安旅游指南》。利用“高安旅游”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号,编辑发布旅游宣传信息共计170条,公众浏览量达20万人次,受到市民游客的广泛好评。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1.73亿元,比年初增加78.6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9.18亿元,比年初增加52.11亿元。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66.23%,盈利能力较强。
2012-2017高安市金融运行情况(单位:亿元)
年度 | 存款余额 | 新增存款 | 贷款余额 | 新增贷款 | 存贷比 |
2012 | 225.90 | 52.50 | 107.53 | 8.82 | 47.6% |
2013 | 269.95 | 44.05 | 140.6 | 33.1 | 52.08% |
2014 | 295.89 | 25.94 | 168.52 | 27.92 | 56.95% |
2015 | 323.60 | 27.71 | 205.91 | 37.38 | 63.63% |
2016 | 373.07 | 49.47 | 247.07 | 41.16 | 66.13% |
2017 | 451.73 | 78.66 | 299.18 | 52.11 | 66.23% |
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年末共有保险公司20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1家,人寿保险公司9家。各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170139万元,增长25.7%,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7177万元(其中车辆保险保费收入81628万元),增长14.7%;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2963万元,增长39.8%。各类保险赔款金额5634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33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27所,中等职业院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62所。在校学生161424人,专任教师8140人,学校占地面积47320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34273平方米。
一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筠阳幼儿园和瑞州幼儿园新建工程、高安三小异地新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高安九小、九中、十小新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二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面完成201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项目102个。三是教育资金落实到位。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工程,全年共发放各类教育补助、免费教科书费共计4125万元,受惠学生136059人次。发放政府资助金,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共计1201万元,惠及学生9680人次。办理江西省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共计382人,累计金额312万元。四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今年高考参考人数减少357人的情况下,我市今年高考仍取得了辉煌成绩。600分以上125人,比去年增加37人,占全省3.05%。文理科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3796人,比去年增加275人,本科上线率49.2%。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196人,比去年增加66人;二本上线人数2600人,比去年增加209人。石脑中学本科上线295人,上线人数和上线率遥居全省农村重点中学第一名;灰埠中学本科上线140人,其中体艺本科上线110人,打造了全省农村重点中学的体艺品牌。全市上清华、北大和香港中文预录线16人,保送北大1人,保送浙大1人。高安中学理工类考生卢肇667分,居我市理科第一名;高安二中文科考生邓文争659分,居我市文科第一名。
2017年高安市各类学校学生数、专任老师数 | ||||
类 别 | 毕业生数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专任教师 |
小 学 | 11256 | 10665 | 73437 | 3534 |
初 中 | 8590 | 11333 | 30986 | 1918 |
高 中 | 6243 | 6681 | 19601 | 1075 |
中等职业学校 | 1744 | 1065 | 2851 | 196 |
特殊教育 | 3 | 14 | 155 | 22 |
幼儿园(班) | 11608 | 14085 | 34394 | 1395 |
合 计 | 39444 | 43843 | 161424 | 8140 |
科技引领作用明显。高安工业园区获批“江西高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安益农果业专业合作社获批“国家星创天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3家;巴夫洛、北大高安研究院等13家组建“江西省植物工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新增奥其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正邦化工和奥其斯2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家;获批省级重点新产品35个,通过重点新产品验收3个;申报专利826件,授权372件。全年共争取省级无偿科技经费项目11.5个,金额557万元。在全宜春市率先获批5000万元专利质押金额,并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登记备案。五年来,第四次荣获“全省专利十强县”。
九、文化、卫生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公共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得到大幅改善。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启动高安采茶剧场整体维修改造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剧场设施一流、功能齐全、观看舒适,为打造高安的采茶戏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政府投资140余万元的吴有训科教馆景观改造项目,已顺利完成,并重新开馆,环境和面貌焕然一新;投资4.5亿的高安市采茶戏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方案已经通过评审。二是举办大型文艺活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精心组织策划“中汽森泽之春”2017高安市春节联欢晚会,为全市人民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举办“百龙百狮闹元宵,品牌高安勇争先”为主题的龙狮共舞闹新城活动,全市8万余群众到现场观看,网络点击量突破百万;举办“中汽森泽杯”第十五届端午龙舟赛,现场观众达30万人,央视、江西卫视以及宜春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发赛事盛况,影响空前;组织举办了中国物流年会大型明星演唱会,现场观众达1.5万人。三是送文化下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电影公司全方位开展电影放映达5235场,受益观众达到60余万人次;采茶剧团送戏下乡及商业演出232 场(次),观众人数达22 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注重内外宣传,讲好高安故事。全台在央视频道用稿45多条,其中《新闻联播》9条,站全省县市前列;在江西台用稿153条,其中卫视联播106条,头条12条。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共有各类医疗机构832个,其中市级公立医院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25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所。实有床位数2796张,在岗职工44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44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1137人。民营厂矿医疗机构12个,拥有床位数1129张,在岗职工8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32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155人。多措并举,筑牢贫困户看病“四道”防线。一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免费参加医保;二是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2017年全市1868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90元、合计金额达168万元的商业补充保险金已全部由市财政兜底;三是提高医保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下降50%,同时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四是财政加大大病救助力度。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等多种保障政策的组合、叠加,构筑起多重医疗保障网, 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诊治疗自付部分不超过10%,最终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26元,比上年增加2404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2元,比上年增加1146元,增长8.2%。城镇居民消费支出22997元,增长13.12%;农村居民消费支出10253元,增长10.7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3602人,比上年增加2225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277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50913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9663人,比上年减少86991人,主要原因是八景矿、英矿等封闭运行企业人员69184人归新余矿业公司管理和重复参保人员理清造成的。财政资助7662户贫困户,共计1940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全年共发放创业贷款26346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13443万元,直接扶持1288人创业,带动就业4834余人。开展贫困人员就业培训818人,引导性培训2260人。积极为贫困户就业牵线搭桥,3854名贫困劳动力,就业2567人,就地就近就业2175人,省外务工392人。乡村保洁、保绿等岗位共安置贫困劳动力282人,发放补贴513400元。开展岗前培训5380人,创业培训1911人,其中电商培训670人。
十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初步核算,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59.17万吨标准煤,增长2.63%;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1.89万吨标准煤,增长2.72%。全社会用电量422271万千瓦时,增长5.76%。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一是全市重点污染源监控工作进展迅速。全市78家涉水涉气企业,迄今完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172套,完成全部安装任务的96.6%,其中涉气陶瓷企业安装154套,涉水企业安装18套。二是加强环保执法,减少污染物排行。开展畜禽养殖业环境执法检查,促进畜禽养殖业规范治污设施,有效治理外排污染物,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不定期开展“零点行动”等突击检查,严厉查处偷排、漏排、超排等环境违法企业二十余家。三是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中心城区建成三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实现全天候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督促企业加强环保治理,关停对城区污染影响较大的陶瓷厂,城管部门加大对道路洒水频次,建设部门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力度,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公报数据来源一年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