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一
聚焦预防为主,推进健康高安建设
一是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2年5月7日,我市面对突发疫情,仅用20多天即取得全市疫情防控全面决定性胜利,并在全省做经验做法交流。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后,各医疗机构全力做好预防和医疗保障工作,全市因感染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全宜春市低位。
二是全力做好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始终控制在280/10万以内的正常区间。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推进尘肺病等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健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早期干预机制,指导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心理等学校健康工作。2021年对6所小学、初中、高中共2403人进行抽查和检测,对比得出近视率为60.11%;2022年对62所小学、初中、高中和幼儿园共视力筛查2603名学生,检出近视1507人,近视率57.89%,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三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围绕省级卫生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卫生乡镇创建、“厕所革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细胞创建等工作,全市动员、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有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乡镇4个,政府机关及各医疗单位已经全面建成无烟单位,全市卫生素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
聚焦“软硬件”实力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
聚焦“老、妇、幼”服务供给,提升百姓幸福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