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执行公开>规划计划>工作规划

高安市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年我市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应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瘟病“三虫两病”为重点,抓住防治关键期落实好绿色防控、综合治理措施,打好防病治虫保苗战和保穗战。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达90%以上,病虫防治总体效果达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以上。

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进绿色控害、统防统治,实现减药增效、稳产保供,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地区和关键时期,优先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安全用药,确保水稻生产绿色安全。

三、防控重点

早稻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穗期注意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苗期注意防治根结线虫;中晚稻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苗期注意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四、防控技术

1.选用抗(耐)性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等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2.农艺措施。一是翻耕灌水灭蛹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连片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在41日前,配合放鸭灭虫,降低虫源基数。早稻收割后及时耕沤稻田,减少螟虫虫源。二是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硅肥,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三是低茬收割。秸秆粉碎后还田,降低螟虫残虫量,注意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重发田要避免直接还田,应离田后综合利用。

3.种子处理。播种前用药浸种或拌种,早稻主要预防稻瘟病和恶苗病,中晚稻主要预防稻瘟病、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稻蓟马。

4.秧苗期预防。一是打好秧田送嫁药。在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早稻主要预防二化螟和稻瘟病,中晚稻主要预防二化螟、稻瘟病、稻飞虱、稻蓟马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二是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诱抗剂。秧苗期施用赤·吲乙·芸苔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防病能力。三是物理阻隔育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流行区及二化螟重发区,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或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阻隔传毒介体昆虫及害虫。

5.种植功能植物控害。一是涵养和保护天敌控害。在田埂、路边、机耕道旁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田间插花种植茭白,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控害能力。二是种植诱集植物控害。在道路、沟渠、田边种植香根草、苏丹草等多年生诱集植物,丛距3-5米,诱杀二化螟。

6.性信息素诱控。在各代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成虫羽化始期,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或群集诱杀。一是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性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3亩设置1套,傍晚至日出每隔 10 分钟喷施 1 次。二是群集诱杀。每亩插挂1套干式飞蛾诱捕器,内置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1个,田间均匀放置,诱杀雄蛾,减少田间有效卵量,移栽前至苗期诱捕器底端应离地面50-80厘米为宜,大田植株长高后诱捕器底端应高出水稻叶面10-20厘米。

7.释放天敌控害。有条件的地方,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放蜂10000/亩,每亩均匀放置5-8个点,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利用天敌控害。

8.稻鸭共育控害。水稻分蘖初期(即机插秧后15-20天或移栽后7-10天),每亩放入20日龄雏鸭10只左右,放养至水稻齐穗期结束。雏鸭放入前在喂食点圈养喂食一天,以后每天早晨不喂食,赶入田中自由觅食,下午定时招唤喂食。通过鸭子取食活动,减轻田间杂草和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危害。

9.科学安全用药。在落实预防措施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适时选用取得农药登记的高防效、高活性、高含量和低毒性、低残留、低污染的农药(药剂种类和施药适期可参照《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重点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用药预防。水稻孕穗末期,施药预防稻曲病等病害;破口期至齐穗期,重点防控稻瘟病(穗颈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10.推进统防统治。推广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推行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防治组织在统防统治服务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

五、注意事项

1.耕沤灭螟、性信息素诱控等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不能将不同害虫性诱剂诱芯同时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2.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应达标用药,确保药效。

3.稻蛙(鱼、蟹、鳖、虾)等种养结合区、桑蚕种养区及其毗邻区,应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养殖造成毒害。

4.稻田禁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农药,慎用有机磷类农药。水稻分蘖期尽量避免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

5.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避免使用已产生中等以上抗性的药剂。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