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关于民生问题,涵盖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具体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2年,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部署,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高安民生事业全方位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
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2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基本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管理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蹄急步稳”,已经走入了“快车道”。
一是坚持“政策支撑”,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事业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10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政府民生工程,从完善项目规划、土地保障、财政支持、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支持政策入手,不断完善养老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涉及养老服务综合业务、养老服务保障业务、养老服务促进业务、养老服务监管业务,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得到不断健全完善。
二是贴近“需求牵引”,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生活不能自理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特困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开展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三是完善“养老网络”,多层次养老服务形式不断拓展。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兜底保障、监管调控上的作用,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网络初步建成,社会力量投入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比例得到提升。截至2022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6所,设有床位4316张,护理型床位占比55%,全市新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6个,农村互助养老设施覆盖率超过80%。
二
高效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发展的保障。我们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突出保用工、促创业、强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用心用情奋力书写好就业民生“答卷”。
一是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答好民生“稳定卷”。持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延续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减轻企业生产负担,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活力。着力强化用工保障,深入开展企业用工需求摸底,充分利用“线上带岗”和“线下送岗”,以“云端+地面”的招聘活动构建用工招聘双向渠道,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推动供需对接,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推进技工就业促进计划,突出高技能人才以及产业紧缺人才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答好民生“发展卷”。加大创业担保贷款个人贴息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货款时优先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孵化基地的“助推器”作用,立足创业需求,丰富服务供给,为入驻实体提供场租减免、融资对接等服务,推动创业项目和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创业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返乡创业,发现和培养一批创新性强、适用面广、示范性好的创业项目,推荐参加创业创新大赛。
三是强化就业创业服务,答好民生“暖心卷”。在人社服务大厅设立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服务专窗,在乡、村设置就业服务专员,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信息咨询、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等就业创业服务。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打造工业园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园区企业招工引才、培训实训、创业孵化、公共就业服务等需求,推进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实现就业服务进园区,精准对接到企业。做好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面向有意愿的劳动者精准推送企业用工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为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三
高品质推进健康高安建设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健康高安建设步履铿锵。
一是科学精准,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认真落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疫情“乙类乙管”要求,统筹做好“防、治、救”三个环节工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特别是今年开好局起好步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推进健康高安建设。加强对主要健康指标的监测,全方位推进健康教育“六进”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和义诊活动,积极推进全市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与省级文明城、园林城的同创同建工作。
三是注重强基固本,大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市域医疗能力建设,加快当前市人民医院瑞阳新区分院等卫生健康在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和体验;加强市有关二级医院胸痛、卒中、创伤、新生儿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五大中心”建设,持续做好市内二级医院与各基层卫生院的对口帮扶;支持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申报创建三级医院;加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优化点位功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全面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骨伤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做好高龄老人医疗保障;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实施“两癌”筛查干预妇女身体健康,做优妇幼健康服务;通过改造扩建方式建设普惠型托育机构,积极发展托育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失独特殊家庭一次性抚慰、关爱女孩阳光助学、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各项政策,关爱计划生育家庭。
四
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与村(社区)精神文明实践中心相结合,将文化活动中心与便民服务、运动场地、社区服务中心等相结合,实行标准化建设,2022年度高安市现已实现全市24个乡镇(街道、场),369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也全面完成1个总馆、23个分馆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这一主题,结合元旦、春节、八一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先后举办“大家一起来”创城进社区文艺汇演“高安市庆三八广场舞比赛”“2022年戏迷票友联谊活动”;大力实施精品艺术工程。市文化馆、市采茶剧团积极创作各类优秀文艺作品。采茶剧团编排了大型高安采茶戏《红色货郎》,小戏《刘胡兰》等剧目,市文化馆编排了优秀抗疫文艺创作作品高安道情《众志成城抗疫情》《今年清明我不回》、歌曲《相信光》,喜迎二十大题材作品高安道情《喜迎党的二十大》;大力普惠文化滋养工程。全面完成送戏送电影送文化工作,完成130场送戏、5200多场送电影下乡文化服务工作。
五
高水准推进多层次医保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