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策解读

【新闻发布会】:关注“三农”!

访问量:

关联稿件:



高安,素有“赣中明珠”美誉。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44.5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98.9万亩,旱地、园地等面积45.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28.32万亩,是农业种养的理想之地。敢闯敢干、任劳任怨的高安人,用双手拼出了高安物产丰饶的农业上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近年来,为加快推动高安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我市提出了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六园”建设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全产业链标杆。

产业发展的基础更牢


全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8.7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128.32万亩的77%,计划到2030年把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后续将探索在旱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3.65万千瓦,各类大中型配套机具、机械加快运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08%。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动力设备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发展的活力更新


始终坚持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制定出台一揽子的政策,推动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发挥集群集聚效应,培育区域产业优势。全市拥有各类农业企业400余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宜春市级龙头企业36家;全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社122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0家、宜春市级示范社79家;全市家庭农场有214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宜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4家。


产业发展的品牌更响


聚焦打造“特色农业强市”的目标,大力实施农业强链扩链延链行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一是发展终端型农业。以建设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为抓手,引导盛发粮油、谷物源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转型,形成了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和商超销售的新业态;二是做大智慧型农业。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加深生产方式、业态模式的创新融合。维尔宝食品、盛发粮油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以及清河油脂、大观楼食品、谷物源食品、宝嘉生物等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产品实现网上大宗交易,线上线下交易活跃。三是培育体验型农业。规划建设绿三角等农旅结合产业带,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等新业态,推进企业园林化、基地景观化,培育精品旅游线路2条。四是推行循环型农业。在网易、裕丰、天麒等养殖企业以农牧结合、资源循环为重点,推广种养一体化循环模式,实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全市“两品一标”证书企业有32家、产品107个,认证面积40万亩。“高安腐竹”、“高安大米”被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企业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28个,其中获中国驰名商标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5件。


产业发展的特色更亮


充分依托本地优越的农业资源,持续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一是特色产业发展稳定。万亩辣椒、万吨腐竹两大产业园从蓝图变为现实,高安腐竹成为宜春首个全国百强农业品牌;高安辣椒成功签约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成立富硒辣椒院士工作站,产量、质量和出口量居全省第1;全市蔬菜生产初步形成了6大主要产区,2022年播种面积36.5万亩、总产量71万吨,总产值28.5亿元;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其中高产油茶12万亩,油茶产品产值约29亿元。二是生猪、肉牛发展强劲。先后引进了网易味央、新希望六和、天麒农业、瑞涌牧业、桂林力源等一批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生猪养殖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养猪场有248家,2022年实现生猪存栏总量54万头、列全省第3,其中能繁母猪5.88万头、出栏91.4万头,列全省第6;主产区在高安的锦江黄牛是江西省三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获批全省肉牛产业整县推进项目县。2022年全市肉牛存栏11.93万头,其中母牛存栏6.26万头;肉牛出栏6.65万头。2023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创始人孟庆翔教授两次到我市考察,并商议6月23日-26日在我市召开“第六届全国肉牛技术研讨会”。三是富硒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富硒土壤面积568.91平方公里,约合85.3万亩,其中耕地37.25万亩,是江西省富硒土壤面积最大的县(市)。2022年我市已开发富硒基地面积近35万亩,千亩以上基地30个,产品品类20余类,富硒综合产值预计62亿。

产业发展的后劲更足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养”的思路,大力做好引才文章,着力培育多元化、创新型、全要素的新产业,促进人才与产业“双振兴”。一是建好“孵化站”。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团队合作共建“邹学校院士高安辣椒产业研究院”,加快农业自主创新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江西财大商学院等院校深度合作,打造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孵化基地。二是搭好“练兵场”。把手机变为“新农具”,直播变为“新农活”,切实培养一支在农村、懂农业、会推销、帮民富的新型农民队伍。依托村投公司旗下村投生鲜平台建立了市级村播孵化中心,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直播知识和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5期“红色村播”,带动从事直播电商及相关行业的“新农人”2000余人。三是造好“智力库”。深化“博士人才+乡村(企业)科研项目”合作机制,组建“博士发展顾问团”,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22年,成立了由省农科院12名博士组成的富硒产业专家团,聚焦技术模式集成,先后建立了富硒辣椒、富硒茶叶、富硒水果、富硒菊花、富硒大豆等技术示范基地5个,富硒辣椒新品种引进实验种植300多个,其中近10个优质高产品种得到大面积技术推广,研发富硒肥料(叶面肥)2种,黄腐酸钙镁肥1种,进一步提升了高安市富硒科研创新水平。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推进高安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三农”工作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来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比三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加快打造特色农业强市步伐。

一、锚定“一个目标”。以打造“特色农业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把特色农业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突出“两大抓手”。一是着力培育产业龙头,引导有实力、有意向的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加快完善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做强特色,做响品牌,做好绿色农产品认证。 

三、抓实“三项工作”。一是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各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力争示范基地达35个、面积达40万亩。二是主体建设,培育宜春市级富硒产业龙头企业达10家。三是品牌建设。组织盛发粮油、瑞前米业、宝嘉生物、上湖辣椒产业园等销量好、品牌响的企业或主体,总结宣传推广品牌发展经验;组织“专家企业行”活动,加强科技支撑;畅通销售渠道,除传统销售模式外,大力发展电商,组织企业直播带货,推介产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