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外出人员返乡投资,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灰埠镇的干部花心思下巧劲,在村口盖起标准厂房,返乡人员、外来人员交租金就能办厂,这一招还真管用。

走进灰埠镇乡村振兴示范产业园,5栋崭新的标准厂房映入记者眼帘。每栋厂房有3层,共34500平方米。厂房内开办了箱包、电子、玩具等各类小企业,生产线紧张忙碌。厂区环境洁净,花草点缀,让人仿佛置身城里的工业园。
灰埠镇是我市人口大镇、产粮大镇,外出务工人员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不少外出人员想回乡办厂,可心里经常打退堂鼓。比如自建厂房选址难、批地难;租用民房办厂不但环境差,用水、用电、消防也存在安全隐患;生产旺季更怕招不到工人。

为此,镇里打起村口3个废弃了七八年的陶瓷厂的主意,那儿能腾出100多亩空地。2019年,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投资5800万元开建灰埠镇乡村振兴示范产业园。一期占地43亩,建设5栋标准厂房,并设立了管委会,办公楼、宿舍楼、食堂一应俱全,引起了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的极大兴趣。2021年产业园建成后,很快吸引了10多家企业入驻,厂房供不应求。现在,当地又筹建了二期工程,投资1.2亿元,今年10月份准备动工。
高安市睿韵电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涛介绍道:“现在回乡办厂很方便,合同一签,政府帮忙招工,物业负责保洁,员工吃饭有统一食堂,企业只需交租金、交税,专注于生产、销售就行,而且今年我们产值预计可以突破一千万,还可以享受到房租减免政策。”

产业园采取了不少惠企措施,如开园第一年入驻企业税收减半,按租用厂房面积计算纳税超过300元/平方米即可免租金等,去年共有5家企业享受了税收减免政策。随着入驻厂家的不断增加,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也纷纷走进产业园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员工90%以上都是四五十岁的女工,就业积极性高。
灰埠镇沙洲村村民卢小红就是在其中就业的女工之一:“现在小孩子大了,读了初中,想在家里照顾小孩读书,没办法去外面打工。现在工作方便了,家门口就有好多厂,能在附近赚些生活费,一个月也能拿2000多,也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
2022年,镇里收到园区企业上交的税收、租金达500多万元,产业园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和就业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