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高安市医疗保障局召开“医保新政暖民心 医保服务零距离”主题新闻发布会,高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况世文同志介绍了2024年度医保惠民新政策和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相关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2024年市医保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打造优质便捷医保服务网络,深化医疗保障全方位改革,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 夯实住院保障能力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医保服务能力。一是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直接结算率达85%,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异地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着力提升医保服务的便捷度,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让群众住院报销更便捷。三是持续推进医保移动支付,有效解决排队时间长、实体卡不好携带等问题,“互联网+医保”的便捷服务深入参保群众看病就医全流程。
二、提升门诊慢特病保障待遇
进一步提升门诊慢特病保障待遇。一是增加门诊慢特病病种,原35种慢性病种全部保留,在此基础上将全市门诊慢性病种提高到44种,其中I类9种,II类35种。二是取消报销起付线,参保人员慢特病待遇之前每年度起付标准为400元,2024年起不设起付线,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政策范围内费用按住院报销比例报销。
三、优化生育保障制度
大幅提升职工和城乡居民生育医疗保障水平。一是生育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按照门诊统筹政策执行,城乡居民门诊统筹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 50%左右,其中一级及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按 70%报销。二是提高住院分娩医保待遇,住院费用报销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100%、三级医疗机构90%。三是支持生育辅助生殖技术,2024年6月1日起“取卵术”、“人工授精”等9个辅助生殖类项目将纳入江西省医保支付范围。
四、呵护新生儿健康成长
为提高新生儿基本医保参保覆盖率,更好保障新生儿医保权益,持续改善生育养育环境,从2024年1月1日起,新生儿连续三年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出生即可享受保障。1--3月过渡期已缴费的新生儿,可往后顺延一年。医保局积极响应“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新生儿参保将由原来的“多头跑、多次跑”变为“一次都不跑”,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保、参保即享受”。
五、推进集采扩围工作
落实国采第九批41种药品、第四批运动医学类和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以及省际联盟干扰素、体外诊断试剂、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血液透析等药品耗材集采结果,全年集采药品达到800种以上,医用耗材达到40 类以上。切实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医保改革红利,
六、持续加强基金监管
深入开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专项治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采取智能审核、日常稽核、专项检查等方式,实现所有定点医药机构监督检查全覆盖,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聚集医保领域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结合经办管理、基金运行分析、监管稽核,筛查分析可疑数据,精准打击违规行为;畅通信访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监督,依法依规奖励举报欺诈骗保线索群众;发挥基金监管联席会议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机制作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做好违规行为通报和行刑、行纪衔接,守好参保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七、推行普惠型健康保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指示精神,宜春市2024年继续推出了政府指导监督、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面向我市全体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宜春惠民保”,2024年度保费为每人100元。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八、完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
全市范围内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紧贴群众需求推行各种“服务模式”。一是“一窗办”,市民中心医保服务大厅为县级经办窗口,可办理全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3.0版)中全部32项政务服务事项,大厅全面实行“一窗通办”的综合柜员经办模式, 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办结,打造了事项办理速度快、效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服务窗口。二是“延时办”,紧抓窗口服务“时间差”,推出“假期不打烊”医保窗口经办延时错时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电话咨询、现场受理等服务。三是“掌上办”,全面推行“互联网+医保”,积极引导参保群众在“国家医保服务APP”、“江西智慧医保APP”、赣服通等平台上自主办理医保各项服务,参保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办好医保事项。四是“就近办”,推进医保服务下沉,打造“15分钟经办服务圈”,全市各乡镇、村(社区)医保服务覆盖率100%,目前乡、村二级经办网络可办理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15项高频服务事项,真正实现医保服务“零距离”。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下一步,医保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聚焦群众在就医购药方面的现实需求,持续推动医疗保障政策真正落地见效、惠民便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